佛教

兩千五百多年前,世尊釋迦牟尼出生在現今尼泊爾的藍毘尼園(Lumbini)。佛陀貴為王子出身,卻深感人生之無常,體會到即使擁有一國之君的富貴權勢、安逸享樂,終究擺脫不了世間的生老病死之磨難苦痛。

佛陀在二十九歲的時候便厭離娑婆,毅然放棄了王位和皇家生活,追尋生命真諦。以此,他啟示了若是貪戀財富、美服華食和逸樂生活、絕不可能修養性靈;只有放棄貪欲我執、方有可能成佛。

佛陀離家後,在印度尼連禪河畔(Niranjana)苦行林中苦修六年。然而這些苦行並沒有讓他獲得解脫。佛陀於是放棄苦修、前往菩提迦耶菩提樹下繼續禪修、並發願不得證悟便不再起座。佛陀以此啟示眾生、真正的修行應該是在介於極端苦行和過於放縱之間的中道。

佛陀透過了深度禪定達致證道開悟,示現了眾生亦皆具有佛性、皆得明心見性。佛法奧理中的精隨便是:開悟證道並非外求他物、而是內求自心。

佛陀其後三轉法輪:初轉法輪是小乘法教,開釋四聖諦、禪定和啟發認識「空」的本質;二轉法輪是大乘法教,弘揚般若空性及菩薩行的六度法教。三轉法輪是金剛乘教法,了悟明空不二即證得自性清淨的本智。

佛陀傳法予他的主要弟子,再由弟子代代傳承延續,至第九世紀,西藏國王赤松德贊邀請蓮花生大師和寂護大師入藏傳法。自此西藏發展了許多傳承派系,主要有寧瑪(紅派)、噶舉(白派)、 薩迦(花派)和格魯(黃派)。